XYZ's Blog

Follow your heart

高学历的人该不该抢低学历的工作?

Posted on October 15, 2018 | Posted in 工作总结 | 0 Comments Replies

最近,有这样一个热点新闻:34岁延边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谭超,因送快递8年备受质疑。有老师指责他“高学历抢低学历饭碗,脑子有病”。谭超回怼:我是接地气的博士,境界到了就知道,快递和世界史是相通的!

这里,引发了一个社会讨论:高学历的人该不该去抢低学历的工作。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工作本身不存在“高学历工作”和“低学历工作”这样的分工,工作本身是主观和客观的综合权衡。主观上,看你喜不喜欢这份工作,客观上,看这份工作带给你的回报(物质或精神回报)是否让你满意。

从主观角度看,送快递的工作,谭博士没有喜欢或不喜欢,至少没有厌恶的情绪,因为这是一份让他可以生存下去的工作,所以,他对此更侧重的是客观层面的权衡。这是他个人自愿的选择。

作为社会舆论,首先需要思考的不是去质疑谭博士这类人的选择。而应该去思考,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在求学的路上,因为物质条件的欠缺,也因为工作时间的制约(送快递是相对高薪且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所以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谭博士是理智的选择。

如果一定要质疑谭博士,我觉得从逻辑上应该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做这份工作,请问,各位质疑者,你们可以为谭博士提出更好的选择方案吗?”答案很明确,没有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会有一些声音去质疑谭博士?这就延伸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部分国人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用自己的世界观去要求别人、看待别人。不同的社会处境和个人需求,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选择必然是不同的。尊重多样化的选择,是一个文明社会必须有的素质。

当然,如果我们的反思角度切换成“为什么高学历人才在就业时会如此的窘迫?”如果是这个角度,我觉得这种质疑,就是非常的公共素养,这种质疑就是应该要有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把负面的观点射向谭博士这样的人群,而是站在如何更好帮助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其实,我们认真去思考,大家会发现谭博士读完博士之后的人生理性,肯定不是去做快递,毕竟他的专业是历史学。但作为高学历人才的他,我很开心看到,他并不鄙视任何的劳动岗位,对劳动岗位和自己的现状有理性的认识,也没有埋怨社会,而是自己找办法去解决生存问题,继续梦想之旅。

这种自立更新的勇气和情怀,值得很多年轻的朋友们去学习和思考。我们需要再次强调,并不是支持或反对做任何一个劳动岗位,而是希望大家理性地去认知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劳动岗位,做出最理想的思考和抉择。

浅谈学生干部的官僚气息根源

Posted on October 15, 2018 | Posted in 工作总结 | 0 Comments Replies

近日,一名低年级学生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社团的QQ群内,询问学长开会时间时,被两位高年级学生社团干部教育并辱骂,这一对话被截图发在网上引起网民的哗然。通过截图可以看到,该低年级学生询问“7号要开会吗?”并@了一位学长。随后,另一高年级学生回应道,“杨主席是你们直接@的?现在你是在叫学长?我不想看见第二次。”(10月2日《人民日报》)

此前,有媒体曝出过广州中山大学学生会干部选拔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部分主任岗位还特别标明了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云云。如今,部分高校的学生组织就像“小官场”,“职级”明确,且偶然碰见还不能叫学长、学姐,得称一声“部长”“主任”。学生会“官僚化”的问题并非某一个学校独有,值得警惕和反思。

对此,全国舆论哗然。原来,最强的“官本位”意识其实潜伏在民间,从小就有这样的意识,成长起来之后,顺理成章便将这种意识发扬光大了。很多人一边骂社会上的官本位意识,一边又自己种植官本位意识。很多时候,宽以待己、严以待人便是如此。因此,要避免学生干部的官僚气息,首要就是要培养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习惯,不仅要求自己有才华,更要有匹配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人格。

同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大学一直强调要加强学生组织的专业性,我们的原意是希望增加大学生在搞活动方面,做事情的专业性。但现在,很多高校的执行有了偏差,侧重主观层面的专业性(意识形态上的组织岗位差异性),忽略了客观层面的专业性(搞活动不要弄成过家家的玩一下,走过场)。

很多学生干部在排场上很专业,衣着上也很专业,谈吐上也很专业。就是做事情,接地气,果敢这一块不专业。我也去很多高校做过就业讲座,我的态度很明确,很多时候,学生组织发给你的主席、部长聘书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要有可被利用的价值。这个被利用,不是贬义,而是你过来之后,在没有什么特权、权利在手的时候,轮“单挑”、轮“打单”、“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你是否值得用人单位雇佣你(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

很多时候,做学生干部,学会怎么指挥别人工作,在职业生涯初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就算你是全国学联主席,进入单位之后,也是从基层干起。你的能力,是你“打单”的能力,你的能力,是你作为下属的能力。这才是关键。如果可以做好一个下属,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工作你都会做好,那么后面做领导了,自然就熟悉每一个业务流程,自然就可以更好地去指挥别人怎么做。

最后,就是态度问题。真正的牛人,是用实力让人别人服气。无能的领导,才是靠凶别人获得别人的服气。因为你是师兄师姐、因为你是学生会的高层干部,就可以对基层干部呼呼喝喝,单纯就这个表现,就不配做领导。领导是才华、品格和胸怀,三方面让别人服气。

我希望寄予所有学生干部,别太在乎名位,别太在乎语气态度,能谦和地让别人服你,才是真正的牛逼。

多修炼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多修炼自己的胸怀,多修炼自己的脾气。这是对年轻大学生的寄语,也是对我自己的鞭策。你我共勉,修炼自己。

浅谈农业现代化为什么这么难?

Posted on October 15, 2018 | Posted in 工作总结 | 0 Comments Replies

我们伟大的领袖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当前,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的弱项,是我国现代化道路上必须补齐的一条“短腿”。这条“短腿”,必须补齐。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家更多地是在思考:为什么农业的现代化会那么难?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农业是利润率比较低的行业之一,任何领域的现代化,其实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为什么会愿意投入这个领域?那就需要有比较好的“收益预期”,如果没有好的收益预期,资金不会进入这个领域,于是这个领域的现代化就难度很大。

但市场的资金不愿意大规模进入农业,那么资金不得不变成了依赖财政资金。但各级政府其实都是有政绩考核的,地方的财政资金也是有限,必须均匀地在每个有需要的经济领域进行分布,所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在正常的资金投入下,农业可以分到的资金,其实是杯水车薪,很难扭转原来的局面。

所以,归根到底,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还是要靠市场资金来带动。于是,我们国家就出台乡村振兴政策,通过政策效应,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真金白银投入到农业(实体经济)当中,这里需要有优惠政策的引导,也需要有行业前景的鼓舞。

其次,除了资金之外,就是人才问题了。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这个层面的现代化,更重要是【人】这个层面的现代化。所以,农业由谁来做,这个很重要。我们一方面需要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的培训,引导他们成为新时代科学种植养殖的农户,另一方面,还应该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进入农村工作。只有物和人都准备好了,现代化的实现,才会有雏形。

最后,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那就是农业的现代化,本质上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性,用更少的劳动力去实现更大的农业产值。所以,很多农民必须离开土地,到城市中工作。但我国目前很担忧大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所以对农村人口进城这个事情,非常谨慎,所以很多农业劳动力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城市之中。

如果事情继续如此,农业的农业人口依旧处于过剩状态,农民和企业都会缺乏应用新技术的决心的气魄。这种停滞性的思考方式,真的是公共管理的大忌,一定要规避好。

未来的农业,需要有好的利润率,好的人才和好的收入福利体系,一边挽留人才,一边淘汰不合适人员,这是农业现代化之路上不可缺少的价值观体系,还望读者多多理解和转发这个理念给朋友们,谢谢!

景区门票该不该降价?

Posted on October 15, 2018 | Posted in 工作总结 | 0 Comments Replies

据报道,国庆长假到来,国内多家重点景区的降价政策在10月1日前发布落地。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各地已出台实施或发文向社会公布了981个景区免费开放或降价措施,其中5A、4A级景区占比超过7成。很多朋友为此感到高兴,但此举也有隐忧存在。

我们应该有一定的逆向思维。景区的门票,其实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大部分重要的景点其实都是国有的,景点的门票收取之后,也会应用到景点的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当中。所以,景区的门票,只要不是乱收费的范畴,不应该成为我们潜意识反感的方向。

我并非反对降价,而是思考双向的角度。如果我们支持景区降价,景区的保护环境的资金量下降,那么我们的游客就应该增加文明意识,减少对景区的破坏。如果我们大家可以做到这一点,降价就是完全正确的。

戴斌老师引导大家思考这个角度,目的就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比较好的公共素养,我们反对一个事物,不是单纯因为这个事物影响我们个人利益或影响我们的个人情绪,而是因为这个事物不合理。

而且,当我们反对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我的看法是,景区的门票甚至可以下降为0,如果景区里面的旅游产业可以又足够的收益去支撑景区的运营和保护,门票长期趋势应该是走向0。所以,真正的重点不是景区门票,而是景区内的项目收益能否支撑未来的发展。

当然,反过来,如果景区没有任何外在的破坏,那自然也就不需要任何钱去维护它,自然就应该门票为0。

从哲学角度看,很多自然景区已经存在了千万年时间,在没有人类足迹到来之前,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门票。当人类足迹到来了,于是需要有为人类服务的基础设施,需要为人类对景区的破坏而做出保护性措施,这些就带来了成本,而这些成本要么用门票埋单,要么用产业收益埋单。

门票埋单是全部游客买单,产业收益埋单是部分人埋单。但最终,都还是由老百姓为人类的足迹到来而埋单。

所以,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必须为我们前往景区游玩的足迹埋单,这是确定的。不确定的,仅仅是埋单方式而已,门票是全体硬性埋单,形式上大家感觉没那么爽。而旅游项目是可选的收费项目,没有强制性,而且部分不愿意埋单的人可以不消费,形式上没那么不爽。

这就是旅游景区的基本逻辑,希望这篇申论文章的基本写作逻辑和公共素养(含经济素养),给大家一些新的思索。